
憤怒的背後隱藏了甚麼
心理學家阿德勒說,憤怒是一種「二次情緒」。
意思是憤怒是由其它情緒所引起的,這些引起憤怒的情緒,稱為「一次情緒」,而憤怒的出現,就是要掩蓋或隱藏這些真實的情緒。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人在憤怒的時候,他「真實」的情緒是什麼呢? 憤怒,它的背後經常藏著像是擔心、害怕、委屈、嫉妒、羞愧、挫折、失望⋯,這些負面的情緒,而這些負面情緒都是內在的脆弱。
為什麼要用憤怒來表現呢?為什麼不直接說出內在的「一次情緒」呢?
因為展現脆弱是一種違反本能的行為。為了「保護」自己,隱藏自己的脆弱是一種人性本能,與其說憤怒是一種「攻擊他人的情緒」,倒不如說,憤怒是一種「自我保護的情緒」,用憤怒嚇走別人、推開別人、讓別人不敢靠近,這樣就會覺得安全了。
還有,大多數的人對情緒的認識是很有限的,他們只能感受到自己心裡不舒服想發洩,但他們沒有辦法說出來具體是什麼樣的情緒感受:委屈、擔心、害怕、失望、挫折、尷尬、緊張、忌妒、羞愧、沮喪、被輕視、…,所以只能用最簡單、直接、又有嚇阻作用的方式來表達,那就是憤怒。
現在我們了解憤怒的底下隱藏的其實是脆弱,你是否可以覺察到引發自己生氣的一次情緒是甚麼呢? 或是你會重新理解與看待自己身邊的人在生氣時背後所隱藏的一次情緒呢? 試著練習看看吧!
例1:
你有事太晚回家,手機又剛好沒電打不通,一進門,爸爸就對你大吼:「為什麼這麼晚回家!」爸爸的生氣是二次情緒,而引發生氣的一次情緒則是「擔心」。
- 覺察:爸爸生氣是因為爸爸「擔心」你這麼晚回家的人身安全。
例2:
在工作上,你準時提交了一份文案被主管責罵,主管生氣是二次情緒,引發主管生氣的一次情緒,有可能是「失望」,也可能是「焦慮」。
> 覺察:主管生氣是因為主管「失望」或是「焦慮」,是想要有更好的文案可以拿下訂單(對文案不夠好的失望&業績壓力的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