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為背後的動機與渴望
2024-03-04
人的行為反應取決於對內在世界的詮釋,而非世界真實的樣貌,內在詮釋並非等於外在事件。
換句話說,你怎麼想就會怎麼說怎麼做,但你說的和做的不一定就是別人眼裡的事實。
在每一個人的認知世界裡,只有由感官構成的世界,不存在絕對真實的世界。
所以,
對於那些喜愛評價他人嘴裡出現的五四三,對於那些強迫他人認同自己所產生的情緒張力,
千萬千萬不要太認真,如果你不小心中招了,請試著先去想想看,
這樣的言語和行為背後的動機(渴望)會是甚麼?
我們可以用薩提爾的冰山理論來解讀,在這樣的外在行為和情緒底下,
隱藏著的「觀點」是甚麼? 真正「渴望」甚麼? 又「期待」甚麼?
我們也可以用阿德勒的4C理論來辨識,在這樣的言語行為背後想傳達甚麼樣的訊息,
是想被關注? 爭奪權力? 挾怨報復? 無助氣餒?
用對方的眼睛去看、用對方的耳朵去聽、用對方的心去感受,
辨識出行為背後的目的,看懂內在真正的渴望,
在這之後,更重要的是,學習人際互動與溝通的方法。
[ 文章同步張貼於克里居FB粉專 ]